句子摘抄屋-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

体现孔子启发式教育教学的句子汇总56句

体现孔子启发式教育教学的句子

1、孔子的私学不仅在当时规模很大,效果显著,他还有伟大之处;在入学对象上,不再是以前的局限于贵族子弟或者奴隶主子弟,孔子的私学也对平民开放!比如历史记载的孔子有名有姓的弟子中,穷苦人家的子弟就有:颜回、子路、卜商、冉求、仲弓、原宪、伯牛等。而且颜回还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,在《论语.雍也》中记载:"贤哉,回也。"就记录了孔子对颜回的喜爱,夸奖他是个贤德的人!

2、孔子格言:因材施教,有教无类,教学相长,循序渐进,启发式教学等,都是著名的教育格言,当然至今也是我们需要遵循的教育规律。

3、孔子主张有教无类,意思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,没有三六九等之分。还有就是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孔子主张启发式教学。

4、孔子重视启蒙教育,认为学习应该从小时候就开始。他还强调作为学生就应该保持认真努力的学习态度,虚心向学,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要经常复习早已学过的知识,温故而知新。孔子认为学生要学会自我思考,而不是仅靠老师的教导,老师也不能只把注重知识灌输给学生,要让学生自己思考,并加以恰到好处的引导。

5、教育是启迪思想,引导行为。

6、您好,1.教育不是填满桶,而是点燃火焰。

7、还提倡现在倡导的素质教育的:因材施教,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,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。比如在《论语.先进》记载:子路问:"闻斯行诸?"子曰:"有父兄在,如之何其闻斯行之?"冉有问:"闻斯行诸?"子曰:"闻斯行之。"公西华曰:"由也问,闻斯行诸?子曰,'有父兄在';求也问闻斯行诸,子曰'闻斯行之'。赤也惑,敢问。"子曰:"求也退,故进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。"

8、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9、优秀的教师应该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,用心去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,传递给他们爱和温暖。

10、第二,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

11、"学在官府"意味着官府有学而民间无学,当时的人们只有到官府才能学习到知识。不仅如此,而且连书也是只有官府才有,百姓是没有书的;当时学习"六艺"的器物和实际演习也是只有官府才有条件;就是说当时学校、学术都由官府把握,比当时的官员学有所长,但是他们的知识却只传给自己的儿子,不传给其他人,造成当时官员各从其父的情况,学术也是垄断的。这个现象在封建王朝早期屡见不鲜,比如班彪、班固、班昭都是一家人,且都善于著史;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也是个史官。

12、成功并不等于拥有多少知识,而是拥有多少人才。——保罗•佩蒂特

13、“学而优则仕”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。“学而优则仕”包容多方面的意思: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,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,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,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,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。“学而优则仕”和孔子倡导的“举贤才”是一致的,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,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。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,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。

14、全面教育。

15、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,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。

16、学无止境,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。——《论语》

17、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“士”,而“士”的标准就是“君子”或“君子儒”。“君子”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,即奴隶主贵族老爷的意思。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,即把“君子”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。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“君子”,一要能“修养自己,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”,即要有“德”。二要有“使亲族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”的治国安民之术,即要有“才”。君子德才兼备,以德为主。

18、一个好老师就像一盏明灯,为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。

19、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。

20、教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,而不是一刀切。

21、孔子作为我国早期的教育家,他通过举办私学使得平民也可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,不仅扩大了教育的对象,还打破了当时有贵族垄断教育的现象,让百姓实现了受教育的愿望,我们今天每个人都有入学的机会孔子是功不可没的!所以孔子"万世师表"实在是当之无愧!当然他这样的大力创办提倡私学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。

22、教育是培养人类思维能力的途径之一,也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基础之一。——莎士比亚

23、教育是一把钥匙,能够打开人类智慧的大门。——狄德罗

24、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人们拾回心灵,领悟真谛,追求真理,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。——廖明康

25、教育是传递知识,更是培养品德。

26、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两个人都问了孔子同一个问题:"如果我听到一件正确的事情或者主张可以马上去做吗?"但是孔子对子路说:问一下父兄的意见;对冉有说:想到就去做吧!两个人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,是因为孔子认为:冉有谦逊、犹豫,子路爱逞强,所以冉有应该鼓励他迈出去,子路则应该劝他收一收。针对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给出不同的建议,这不就是"因材施教"吗?更重要的是他还以身作则,以自己的行为来达到对学生的言传身教,和现在提倡的师德也是异曲同工之妙!

27、更重要的是当时有个制度叫做:"礼不下庶人",由于学校和教育都是由官府直接把控的,普通百姓无法读书,也无书可读,直接剥夺了百姓受教育的权利。当时的学校,如设立在王都的国学,是只面对王族子弟和贵族子弟开放的;设立在王都郊外的乡学是针对奴隶主开放的,可能偶尔才会有一两个平民入学就读,几乎可以说在西周平民没有入学的机会。

28、孔子弟子三千,还不都是鲁国人,他的弟子来自四面八方。分别来自鲁、齐、晋、宋、陈、蔡、秦、楚等不同国度,颜回:鲁国人;端木赐:魏国人;仲由:魏国人;言偃:吴国人;颛孙师:陈国人;原宪:宋国人;公冶长:齐国人;漆雕开:蔡国人;任不齐:楚国人;这样的做法,在当时算是打破了国界来实施教育,更甚者还打破了以往的"夷夏之分",收了当时被认为是"蛮夷之国"的楚国人入学!

29、孔子被称为"万世师表",因为他除了是思想家外,他还是个教育家。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,当时的社会属于春秋末期,诸侯争霸,周王朝所建立的制度和礼仪很多都已经消失,是所谓的"礼崩乐坏"的时代。春秋之前是西周,西周时期中国已经有了正式的学校,只是当时的学校有一个特征就是"学在官府"。

30、在教育方法上,他提倡现在通行的"启发式教育",比如在《论语》记载:"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"提出教师应该在学生思考后,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能够得到进步!

体现孔子启发式教育教学的句子

31、因为私学的兴起不仅打破的是只有贵族入学的旧传统,更重要的是打破了"政教合一",西周时期教育机构和政府机构是不进行区分的,教育和行政是合二为一的!这非常的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。孔子大力的发展私学就是也是对"政教合一""官师不分"这样垄断性教育的冲击!为后来诸子百家时期,思想的爆发式发展奠定基础。可以说他是"百家争鸣"的先驱。而他的"有教无类""启发式"等等的教育原则也在当时乃至后世都影响深远。

32、第一,对教育做出巨大贡献

33、"教育的本质是爱,教师的使命是传递爱"。

34、孔子的教学理念有:有教无类丶因材施教丶启发式教学等

35、我只想用师者的情怀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心灵都得以润泽!

36、有教无类:不分贵贱和种族,人人都可接受教育,将平民不能接受教育的规定打破,让教育普及力度得到加强。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教育思想中,他提出每个人的天赋是差不多的,重要的是后天教育、环境的影响,将人的地位看的平等,在当时是巨大的进步。

37、“温故而知新”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。他认为,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,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。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,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。人们的新知识、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。因此,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。

38、但是随着西周统治的渐渐瓦解周天子名存实亡,各诸侯国开始相继争锋,官学式微,私学兴起。孔子应势也开办了自己的私学,他虽然不是开办私学的第一人,但是孔子所办的私学是当时规模最大,培养人才最多,社会影响最大的学校,比如经常说孔子有:弟子三千,贤者七十二人。可见孔子私学的规模巨大,效果显著。

39、走向未来之路,需要知识作为导航。——李政道

40、教育是开拓未来,不是重演过去。

41、孔子的教育方针

42、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格言:

43、教育不是填满桶,而是点燃火焰。

44、并且他不仅招收贫穷子弟,在《论语·述而》记载:"子曰:'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'"这句话是说,只要这个学生年满十五岁,我就不会不教他!表现出了对人的平等对待,这是他"有教无类"之教育方针的最佳体现。

45、孔子私学的背景

46、带着真诚,去欣赏学生;带着真诚,去引导学生;带着真诚,去感悟学生。

47、孔子私学的对象

48、好的教育,不会因考试而改变,也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。

49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才能,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并激发它们。

50、孔子作为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人,在封建社会就享有至高的地位。但是他的地位并非完全是由统治者推崇才树立起来的!因为他对于中国的贡献是非常大,几乎可以说每个中国人都曾经受益于他,为什么这么说呢?

51、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,更是对学生的关爱和引导。

52、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发现自己,学会发扬自己,成为真正的自己。——赫胥黎

53、教育需要耐心和热情,而不是严格和苛刻。

54、这是一句优秀教师教育格言。

55、在孔子看来,教育内容应广而全,不能约束在一个方面,要让学生广泛而全面地学习各种内容。孔子说过“子以四教:文、行、忠、信。”(《论语×学而》)即“孔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:知识和德行。”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,又要塑造高尚的品德。对于知识的学习,孔子教授学生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此六者谓之“六艺”。

56、司马迁评价他:诗有之:"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"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。余读孔氏书,想见其为人。适鲁,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,诸生以时习礼其家,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。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,当时则荣,没则已焉。孔子布衣,传十余世,学者宗之。自天子王侯,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,可谓至圣矣!

上一篇上一篇:冬天吃羊肉的唯美句子

下一篇下一篇:没有了